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祭奠资讯 > 网上缅怀 >

寒衣节的风俗

发布日期:2022-02-03 15:11:28  浏览次数:628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今天小编给为大家讲述寒衣节的风俗、寒衣节的风俗有哪些、寒衣节的风俗有啥讲究以及关于寒衣节的问题解答等内容。

寒衣节的风俗

寒衣节的风俗

提起寒衣节这个词汇,相信很多人都比较陌生,甚至是没听过这个节日,光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大家也猜不到寒衣节到底是干什么的,你知道寒衣节是什么节日吗?

寒衣节和和清明节、七月半一样,都是祭祀节日,不过寒衣节在北方比较盛行,南方少见一些。

寒衣节的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2021年寒衣节的具体时间是11月5日,也是星期五,只看农历的话,其实每年的寒衣节时间基本都是固定的,也就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但公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

像是2019年的寒衣节,公历时间就是10月28日,和2021年寒衣节的时间11月5日差了挺多。

寒衣节由来已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的话,寒衣节指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这时候不仅自己要穿上暖和的衣服,还要为去世的亲人送寒衣过冬。

像是一些地区在祭祀先人的时候,会在寒衣节来临前制纸衣,并于节日当天焚化于坟前,给逝去的亲人送去寒衣,以表关怀。

一年之中有三个比较正式的祭祀先人的节日,一个是寒衣节,其它两个就是清明节和中元节了,寒衣节和清明节、中元节都是由来已久的节日,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还有许多别称,像是秋祭、十月朝、祭祖节、烧衣节、授衣节等。

距今两千五百年的先秦典籍《诗经》中,就有寒衣节的记载,《诗经》中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寒衣”便是御寒的衣服,传说有“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典故,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

寒衣节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也要为父母爱人送御寒衣物,表示你的关怀。

现在祭祀方式更加文明,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寒衣节这天选择文明绿色祭扫,用鲜花祭奠、网上祭奠等方法来替代焚烧祭扫,情分比形式更加重要,鲜花祭奠、网上祭奠等方法比起焚烧祭扫,安全系数也更高。

在寒衣节这一天,不光是怀念先人,更要珍惜眼前的人,寒衣未必是一件衣服,一碗热粥、一通电话、一句问候,都是你的关怀之情,为父母送上一件衣服,关心他们是否穿暖,莫等毛衣变纸衣,别等陪伴变追忆。

寒衣节不禁是怀念先人的日子,更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人,为逝去的人烧一件寒衣,为关心的人添一件暖衣。

寒衣节的风俗有哪些

寒衣节的风俗有哪些

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就是寒衣节,古人认为祖先亲人虽然去世了,但是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中,也依然会有住房、会需要过日子,更需要经历春夏秋冬。所以,人们就会在清明扫墓,寓意着给亡者打扫房屋;会在十月初一给逝者添过冬的衣物,以此来表示对亡者的怀念和追思。

到现在,民间也依然有在寒衣节为亲人上坟祭祀的风俗习惯!

寒衣节的由来已久,据说秦朝时期,有一位孟姜女,她的丈夫去修筑长城了。在十月一日这一天,孟姜女去启程去给丈夫送过冬的衣物。到了之后才发现丈夫已经去世,并且埋在了长城脚下。

孟姜女失声痛哭,竟然将长城哭倒,她收敛了丈夫的遗骸,并将寒衣火化,随后便殉情自尽了。

这样的说法只是民间的传说。其实,寒衣节的由来和秦朝的历法相关,秦朝以夏历十月初一为岁首正月初一。所以,在这天会举行十分隆重的祭祀。后世的历法虽然一改再改,但民间十月一这天的风俗,却被民间继承了下来。

在民间,寒衣节有“送寒衣”的风俗。

最早的送寒衣,就是给远在边关的亲人们送去御寒的衣物。后来,便有了给亡者送寒衣的风俗,一开始是祭祀真的御寒衣物。到了唐宋之际,人们开始烧纸衣,以此来祭奠亡灵。

直到现在,我们民间在每年的十月初一寒衣节的时候,会购置很多五色纸,折成衣服的样子,然后在祖宗先人的坟前祭祀!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无论家境是穷苦还是富贵,在这一天,都会祭祀祖先,大多时候都会烧冥衣。也正是因为烧冥衣祭祀的风俗,所以寒衣节,还被人们称之为“烧衣节”。

在十月一的时候,不仅仅要祭祀烧衣,还要为祖宗先人添土修坟。

十月一之后,天气渐渐转凉,生人要准备过冬的衣物,甚至开始修葺烟囱,准备过冬。这个时候,人们自然会想起,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是否也有足够御寒的衣物,房屋是否健全,能否安然度过寒冬。

所以,人们除了要为祖宗祭祀上寒衣之外,还要为祖宗修葺一下坟茔,添上几把新土,寓意着维修阴宅,让先人不至于受冻!

寒衣节处于秋冬交接的时刻,现在各地供暖开始的时候,也是在寒衣节左右。这个时候添衣保暖就成为了民间必不可少的内容。古代的寒衣节,皇帝甚至会给大臣赐下过冬的衣物,所以寒衣节,还被人们称为“授衣节”。

民间的老百姓,女子则会在这天拿出冬衣来给家人试穿,而男子则会在这天开始修葺烟囱,准备过冬。

尽管现在的寒衣节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祭祀祖先为主,但是寒衣节风俗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时令的变化而产生的风俗!

寒衣节的风俗有啥讲究

寒衣节的风俗有啥讲究

当今很多国人对西方洋节日很是推崇,比如万圣节,居然情绪高涨,穿衣扮鬼,然后大秀朋友圈,但对于中国很多传统节日,却很少关注,或者干脆遗忘了,比如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

寒衣节本是中国四大传统鬼节之一,鬼节原本并不是电影电视剧中那般恐怖离谱,只是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与迷信毫无干系。

中国人最重血缘关系,而祭祖也源自于对祖先的感恩、追思和怀念,是一种表达亲情的仪式,中国人历来相信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并影响现世子孙,这种扎根于心的信念经过千百年的发酵,逐渐形成祖先崇拜。

每个人都是有祖先的,祖先与天地一般,都是要敬的,但天地是敬而远之,祖先确实敬而亲之。因为敬祖,所以慎言慎行,慎独行善,因为敬祖,重视家庭教育,所以期待光宗耀祖。

有人认为寒衣节起源于蔡伦嫂子慧娘的故事,也有人认为寒衣节源自秦朝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很感人,但寒衣节的起源应会更早,六甲番人认为寒衣节最早还是源自祖先崇拜。十月初一是冬天的开始,天气寒冷,活着的人们尚且要穿上厚厚的衣服来御寒,阴间的祖先想必也会觉冷,于是子孙后代便会将衣物烧了送去阴间,同时,中国人一直是将心比心、怜己及人的,在街头烧衣时,也会多烧一些衣物,以及烧些纸钱,那些无后的孤魂野鬼也能得到暂时的温暖。

在寒冷的冬夜,在孤清的街头巷尾,那一明一暗的火光中,不管阴间阳间,经过的灵魂都会从此温暖吧。

“寒衣节”祭祀故去亲人的来历和讲究有哪些?

关于寒衣节的问题解答

网友提问:“寒衣节”祭祀故去亲人的来历和讲究有哪些?

缅怀纪答: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在我们北方农村城市,每年十一月八九号的夜晚,在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人们给故去的亲人烧寒衣烧纸钱,有给自己父母烧的、有给爷爷奶奶太爷太奶先祖烧的,一家找一块干净的地方,先摆上家里煮好的饺子等食品,还有各种水果、然后再点上蜡烛线香,再就跪下给故去的人说说活着的亲人怎么怎么平安,工作怎么怎么,家乡变化怎么怎么,你们故去的人不要牵挂亲人要保佑亲人怎么怎么的,说白点就像作工作年终总结一样,也算告慰亲人思念亲人的一种方式吧,做完这些就开始给故人烧寒衣了,所谓的寒衣其实大多是用彩纸裁剪裱糊而成的,比真衣服小很多、有棉袄棉裤棉鞋,都一套一套的,一人一套甚至二套三套没什么讲究,后人有钱任性可以烧十套八套的,再任性一点烧真皮丝绸衣服都可以,就是对故去亲人的一种感恩加思念罢了,做完这些以后大家跪地上磕三个响头,起身回家就结束了。

网友提问:寒衣节上坟和清明节上坟有什么不同?

缅怀纪答:

农村人就站在农村的角度上,来说一说寒衣节上坟和清明节上坟的不同之处吧。

清明节是处在春暖花开,万物竞生的春天,春耕春种的季节随后就要开始了。农事谚语说的好: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也就是说,农村人要进入春季劳作的农忙时节;此时备好香纸、供品,到先人的坟前进行祭拜。把过年后的生活状况,以及春耕春播的打算,向老人们细述告知。让老人在那边放心,不要挂念家人子孙;还要告知先辈们,因农事较忙,不能常来看望,求得先人原谅,等到夏粮收获完成时,再来向老人家报平安。

农历的十月初一也叫寒衣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来上坟,祭拜已故的亲人。在农村,秋收秋种基本结束了,此时天气也渐转凉,备好香烛纸钱,来到先人的坟前,告诉他们:天气转凉,要及时添加衣物,做好过冬准备。再把秋季粮食丰收的喜讯一并转告,让他们也分享丰收的喜悦;顺便把秋种的事情也说于老人家,让他们尽管放心。

把爱留住,把记忆留住,把生命的印记留住,是我们对逝者最好的缅怀,花一分钟在缅怀纪创建一个免费纪念馆,邀请亲友一起各自把逝者相片视频传到纪念馆。长久保存,随时缅怀。关注缅怀纪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相关文章
寒衣节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有什么风俗
春节的风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