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Home > 网上祭奠资讯 > 网上缅怀 >

寒食节有什么禁忌

发布日期:2022-02-04 17:32:44  浏览次数:1308

今日“寒食”,明日“清明”,双节禁忌,各有不同。本篇文章为大家讲述了寒食节有什么禁忌、寒食节怎么过、寒食节不能吃什么及关于寒食节的问题解答等内容,详细明了。看完缅怀纪这篇寒食节有什么禁忌的内容后希望能更好的帮助你了解更多的有关于寒食节的相关知识。

寒食节有什么禁忌

七种禁忌

1、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不能生火。
一个是为了追悯先贤,另一个则是寒食要“改火”。
古人认为每年每季都要钻取新火,代替旧火,以避免灾难。
民间禁火一般只有一天,但是少数地方禁火长达三日。

2、禁止在坟地拍照
扫墓是祭祀先祖,寄托哀思的严肃事情。
对着墓地拍照则是一种不敬。
祭扫务必庄重。

3、身体弱的儿童老人尽量不要上坟
上坟扫墓的时候,人们大多比较伤感。
加上寒食多雨水,气温波动也大。
人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生病。
古人的说法则是认为身体不好更容易被“阴气”冲撞。
4、不买鞋
古人认为鞋与“邪”谐音,这段时间阴气重,买鞋会有不好的联想。

5、不要乱烧纸
很多扫墓的地方都在山地里,乱烧纸会造成火灾。
务必文明祭扫。

6、远离受污染野菜
扫墓踏青的路上,很多人会顺带挖点野菜来尝个鲜。
但是很多野菜因为在污水或者公路旁边生长,已经受到污染。
注意饮食卫生,千万不要乱吃。

7、肠胃不好的,慎食青团
青团现在已经成为网红美食,但是因为青团是艾草和糯米合成,很难消化。
对于肠胃不好的老人孩子,一定要少吃。
另外,青团不要和刺激性食物同食,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寒食节怎么过

宋代人是如何度过这个节日的?
1、七五天小长假,任你疯闹

如今的我们也有七天小长假的待遇,那就是在十月一日国庆节,这大概是是唯一一个可以和春节媲美的长假了。但是在宋朝的时候,他们竟然有三个节日都能获得七天长假的待遇!这三个节日就是我在上面提到过的春节、冬至以及今天我们在说的寒食节。

想想,寒食节来临的时候,可以一次性休息七天,想想就会感觉美滋滋。

据宋朝风俗宝典《岁时杂记》记载:“国朝旧制,冬至、寒食、元正为三大节,各假七日;端午、中元、重九为三小节,各假三日。”“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

宋仁宗颁布的这一项休假法令,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寒食节在宋朝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当时的清明节之所以会没有假期,是因为它已经被包含在寒食节的七天小长假之内了。

而除了假期时间的长度外,寒食节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在寒食节假期期间,人们可以毫不设防地进赌场乐三天。

据《岁时广记》卷十五中有记载:“国朝旧制,冬、正、寒食,为三大节,纵民间蒲博三日。”

宋朝有一项活动在民间非常流行,那就是扑卖,因此宋朝也是历史上赌博行业比较发达的时期,和其他时期的禁赌不同,宋朝的这个操作反而像是在为广大老百姓寻找合理赌博的借口一样。

不过宋朝的寒食节假期也并不是一直都是七天,一成不变的。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刚刚建立,死对头金兵对他们还穷追不舍。试想一下,在逃命的环节中,哪还有人有心思去过什么寒食节。随后,寒食节的假期由原本的七天减成五天。“寒食假五日,前后各二日休务。”

这个时期其实不仅仅寒食节的假期减为五天,就连同为三大节日之一的春节和冬至的假期也一样减少为五天。也就是说,本质意义上来讲,寒食节在宋人眼中依然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节日。

2、吃节令食品,玩节令玩具

所谓“寒食节”,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只能吃冷食的节日,因为不能生火,所以在那几天的饮食中,完全不能吃到一丝一毫冒着热气的食物。虽然不能吃热食,但是人总还是要吃饭过活的呀,所以在那七天或者五天假期之内,人们会吃一些寒食节专有的时令的食品。

在宋朝的时候,人们在过寒食节之前,就要将接下来几天要吃的东西都做好,还要要求是一些易于保存的食物。

首先是一种粥,不过在粥快要煮成的时候,还要在里面添加一味调料,这样调料就是麦芽糖。不过因为北方人用的是大麦,南方人用的粳米,所以称呼也是不一样的,北方称为“麦粥”,南方称为“饧粥”。虽然到寒食节吃的时候粥已经完全凉透了,但是吃在嘴里的时候却是甜丝丝的。

除了喝粥,宋人还会吃一种名叫“子推燕”的面食和一种特制而成、被称之为“冻姜豉”的猪肉冻。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食物,都必须要在寒食节假期来临之前做好,否则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就只能饿着肚子了。

一般过节,除了吃,剩下来的就是玩了。

对于生活在宋朝的小朋友们来说,这其实是一次可以肆意玩耍的机会,因为寒食节的时候,街上除了卖各种寒食节的节令食品,也会卖寒食玩具。

有一款叫做“竹笼儿”的在小朋友中就特别受欢迎,为什么呢?因为买了这一个,意味着你就同时拥有了木刀、木枪、小旗、小扇子、小弓、小箭、小靶子这些小玩具。除此以外,市面上还卖那些会自己走动的各种类型的木质小车,就和今天的玩具小汽车有的一拼,可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了。

寒食节不能吃什么

不吃梨子
清明祭祖这天,很多朋友都会带些水果上供,等到祭祀过后拿走吃掉,其中有样水果不能拿来祭祀,最好也不要在这天食用,就是梨子。梨子味甜多汁,营养丰富,能够生津止渴,是很好的水果,但是我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寓意,“梨”谐音“离”,有着分离之意,若是扫墓祭祀摆上梨子,或是吃掉,就意为和先人“再次分离”,古人都很忌讳,所以这天最好不要吃梨,祭祀的供品里面也不要有梨。

不吃鱼肉
鱼的寓意美好,有着“年年有余”之意,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吃鱼庆祝,但是清明祭祖是个庄重节日,并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更不能年年有余。在清明祭祖这一天,还是不要吃鱼为好,但是可以将鱼作为供品祭祀祖先,次日再吃。

于寒食节的问题解答

网友提问:寒食节扫墓有什么讲究?

缅怀纪答:

1、扫墓顺序

扫墓祭祀是有个先后顺序的,许多年纪大的老人都会相当注意这点。一般都是先把墓园或墓地打扫干净然后才是祭祀。由于祭祀是相当讲究风水和礼节的,所以先后顺序尽可能不要出现差错。先后顺序如下: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2、时间

何时拜山最佳最佳的拜山时间为寅时,也就是5-7点。不过由于墓地大多离居住地较远,甚至不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城市,通常都不会这么早,不过最好是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扫墓拜祭。

3、扫墓前须禁食

当我们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要吃食物或只吃食素。另外强调衣着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

4、孕妇和幼儿尽量避免扫墓

通常来说怀孕妇女是要避开清明扫墓活动的,除了强调风俗外,其实长途奔波对妇女和胎儿来说都是不宜的。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

5、忌讳探视朋友亲人

清明节当日最好不要去探视亲朋好友。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实在是让人难堪,或者说是相当不吉利的。

6、外人最好不要陪同扫墓

寒食节扫墓非自家人最好不要陪同前去扫墓拜祭,比如女朋友陪男朋友,下属陪上司等。

7、拜祭辈分的讲究

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余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

8、坟头长草必需修整

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需要清除,万万不可使其长出气候。这一点最重要不过,要知道,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扫不利于墓地的东西,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了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网友提问:寒食节习俗?

缅怀纪答:

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所以也能看出,上坟就在寒食节的其中,这也说明了寒食节其实也可以扫墓,在说好多人都把寒食节和清明节一起过。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这也能印证寒食节可以扫墓。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孝而亲不在。人不是活在后悔里,有些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我们继续,比如把逝者生命故事记录保存下来,不要等以后很多记忆忘了、相片丢了才后悔现在没有举手之劳做这一步。关注缅怀纪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不留下新的遗憾。

相关文章
清明节出门有讲究吗
头七怎么算准确时间
寒食节祭祖吗
寒食节的来历和风俗
清明节有什么风俗
清明节祭祖的由来
清明扫墓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