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祭奠资讯 > 网上扫墓 >

清明祭祖有时间限制吗

发布日期:2022-02-02 14:49:51  浏览次数:1713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禁忌多,祭扫之后三不做”,应该说,这种说法只是一些地方的说法,且不同的地方,说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祭扫之后不让做的事可能不只三件,有的地方祭扫之后不让做的事可能一件也没有。

本篇文章为大家讲述了清明祭祖有时间限制吗、清明祭奠有什么说法、清明祭祖有什么意义以及关于清明祭祖的问题解答等内容,详细明了。看完缅怀纪这篇清明祭祖有时间限制吗的内容后希望能更好的帮助你了解更多的有关清明祭祖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祭祖有时间限制吗

清明祭祖有时间限制吗

清明节的前三天(清时节前一天为寒食节,一般来说不能上坟扫墓除),及后四天是挂青最好的时间。

本文就我老家所在的地,与周边地区的一些地方的清明扫墓祭祖习俗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这里为什么说:“十里不同风,五里改规矩”了。

清明节快到了,我们这里的一些农村,有的地方从这个星期开始,已经上坟扫墓了。他们要赶在清明节之前完结。真正的清明节,他们的传统习俗,倒不能上坟扫墓了。

我的老家所在的小区域没有清明节前必须完成扫墓祭祖这种规矩。我老家清明扫墓祭祖,讲究“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即清明节在农历三月时,一般来说要在清明节前,完成扫墓祭祖,而清明节在二月,则扫墓祭祖,一般要放在清明节以后的十来天。今年是二月清明,就是说,即便过了清明节,还有十来天的时间可以扫墓祭祖。

我老家清明扫墓祭祖同时还讲究“前三后四”。也就是说,清明节的前三天(清时节前一天为寒食节,一般来说不能上坟扫墓除),及后四天是挂青最好的时间。

这些说法,就给农村人们清明扫墓祭祖,比较灵活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让人感到非常荣幸的是,我们老家清明扫墓祭祖正好与国家法定假期相吻合。就不像我家乡周边的一些地方,必须在清明节前完成清明扫墓祭祖,回家扫墓祭祖,不能在清明假期,不得不另行向单位请假,实在有点不太方便。

至于有的地方风俗习惯,清明节扫墓祭祖时,有很多禁忌,这是客观存在的地方民俗。我倒觉得我老家的清明节扫墓祭祖,与其他祭祀节日相比而言,算是禁忌的节日最少的祭祀节。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开放型的祭祖方式。地方禁忌习俗不多,人们在清明扫墓祭祖时,除了体力上比较劳累外(要给老祖坟砍青,是体力活),精神上都比较轻松愉快。

清明祭祖有时间限制吗

比如,我们周边一些的地方清明上坟时,按当地的传统习俗,男男女女不能穿鲜艳夺目的衣服,要穿素服,以示对祖先的尊敬。我们老家则没有这样的说法,随便你穿什么衣服都可以。家族挂青扫墓(称之为挂公青,家庭扫墓称之为挂私青)时,还要专请一对童男童女,穿着平时演戏的戏装,后面跟着三四个人也同样穿戏装,一路敲锣打鼓 ,后面的擎着各式的彩旗,可以有说有笑地走向坟山,是一种比较欢快的场景。家族挂公青如此,自家挂私青就更加自由和轻松。在扫墓祭祖那天的时间上,也没有上午、下午、傍晚的时间限制。

再比如,有的地方扫墓回家后,忌讳到别人家去串门。我的老家正好相反,扫墓回家后可以相互串串门,坐下来闲聊一会儿。主要形成原因可能与老家是很多地方(外地或外省)同族人的祖籍地有关。他们回祖籍祭祖扫墓后,到老家到处走走看看,包括看看老家人的生活情况,这就不免要深入到老家的住户看一看,走一走,这就是串门,其实也在外迁的人们的一种寻根。像这种情况,你难道拦住这些人家不准进门不成?这可不是老家人的待客之道。当地人对迁居外面回原籍扫墓的人,每进一家门,都要热情接待。如此一来,这里也就没有了祭祖扫墓回家后,忌讳串门的说法。

清明祭祖扫墓,一是缅怀祖先,知道自己的生命的源头,二是增强宗亲之间的相互交往和了解,加深族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周边还有一些地方,清明祭祖扫墓时,不管是嫁进来的女人,还是外嫁女不能到坟头上去,那天只能呆在家里给上坟的人准备饭菜,或者酒席。我老家则允许嫁进门的女人到坟头上去祭祖扫墓,她们往往是在坟头上做事的主要劳动力。按我们老家的说法,嫁进来的女人就是以后子孙后代的“祖婆”,她们有这个权力到祖坟上去。但我们老家也有一种陋俗,外嫁的女儿,如果有兄弟,是不允许回娘家祭祖扫墓的。不过,现在农村家庭的儿女都比较少,这种所谓的“规矩”已经不起作用了,很多外嫁的女儿也开始回娘家祭祖扫墓。

还有的人说,清明节祭扫回家后必须换衣服。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禁忌。清明扫墓是一件很累人的活,尤其是那些老祖坟比较多的人,砍掉坟头上的柴草,已是汗流浃背,柴草的毛刺沾满全身,让人身上痒得特别难受。试想,不换衣服和洗澡能做到吗?

还有的地方,祭祖扫墓后,祭品不能在坟头上吃。这种禁忌在我老家也不存在。老家祭祀后,在坟头将熟食祭品分给参加祭祖的人吃,可以当场吃掉,也可以带回家。其说法是,吃了祭祖后的祭品,可以让参加祭祖之人身体健康,会得到祖先的荫庇。这倒有点古代祭祖的遗风,春秋战国时期,每次祭祖后,要将祭品分给族人。还有一些人扫墓祭祖时,因离家太远了,午餐在坟头上煮来吃,叫吃“挂青饭”。回家后再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也叫“挂青饭”,可邀请外人来吃。

事实上,各种做法,只是地方风俗的差异而已。也许,有人说,那种嘻嘻哈哈地挂青,穿鲜艳衣服,是对先祖的不敬。其实,老家也有人笑过周边一些地方办丧事的场景。那些地方办丧事时,又是唱大戏,又是嘻嘻哈哈的大笑,把丧事当成喜事来办,没有一点失去亲人感到悲伤的表情。他们认为,那样做才是对先人的不敬。为此,两个风俗不同的地方人,相互交往中,还有过激烈的争论,最后也没争出一个结果,谁也改变不了这种地方习俗。

这就是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不同地方的人对丧事和上坟有不同的认知,形成不同的风俗。

你说哪个地方的风俗是对的,哪个地方的风俗是错的,谁也说不清楚,谁也争论不出一个结果来。只能说,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我们要相互尊重地域性的风俗。古人早就有“入境问俗”之说。《礼记·曲礼上》说:

“入竟(同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这句话也就是说,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先要问清楚那里的地方习俗,以便能够很快地适应当地的情况,给人做事、与人说话,到别人家做客等,免得出现尴尬的情况,甚至出现因犯忌而被人驱逐等不愉快的事。

在我国古代四大祭祖节(后人称为鬼节)中,禁忌最多的就是中元节和寒衣节,主要原因大部分是在家中祭祀,有些地方也上坟,如此的气氛自然就要求庄严肃穆,各种禁忌也就多些。

古代最早的时候,上坟扫墓是在寒食节,清明节主要是游乐的节日,也就是到野外踏青,玩一些游戏。即便是寒食节,古人除了禁烟火外,也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人们除了上坟外,还有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即现在的拔河)等游戏活动。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在一起过,随着民俗的变化,清明节倒成了上坟祭祖节,而一些地方的寒食节却不能上坟扫墓了,清明节已完全取代了寒食节。

今天一些历史学家也有说是三节合一的说法,即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三个节日内容相似的节日,被后人合在一起。古代这三个节日都带有郊游、娱乐性质,属于古代的“野祭”,也就是在山野祭祀,也就没有了家中,或祖庙中的那种庄严肃穆,也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也就因为如此,上巳节和寒食节自宋代以后,就逐渐在民间消失了。今天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两个节日的内容,都是在历史文献资料上看到的。

我老家扫墓祭祖,说完全没有禁忌,那也是不可能的,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不要做一件事:

那就是上坟烧纸钱后不能提前离开。在烧纸的时候,参加祭祖的人必须要把所烧的纸钱围起来,要等纸全部化完后,变成灰烬了才可以离开。按迷信的说法,主要是怕所化的纸钱让别人家的祖先或者孤魂野鬼抢走。其实这里面的真实原因,是人们防范山火的一种有效措施。只要有人在现场,且确认所烧的纸无火星后才走,可以大大降低火灾发生概率。

现在提倡清明节文明祭扫,尽量不要烧纸钱,这种提倡是很正确的。如果因在坟头烧纸钱引发山火,会给自己造成不良后果,那就是要承担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清明节还是文明祭扫的好,可降低自身的责任风险。

古代人的祭祖扫墓的民俗内容一直传承不变,但民俗事象不断发生变化。比如说,寒食节上坟祭祖,当时是禁烟火的,就是任何地方,包括家里和山野,都不能见到烟火,连吃的东西都是冷食,这与现在清明祭祖扫墓的情形不一样。只是后来社会发展了,我国的祖先发明了纸,也发明了鞭炮,寒食节的内容移到了清明节,才有了后人扫墓祭祖时点香焟和烧纸钱、放鞭炮的习俗。也就是说,我国古代扫墓祭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时期,上坟祭扫是禁止见到任何烟火的。

现在的清明扫墓祭祖,我们可以同样在保持民俗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让一些传民俗事象(即民俗外表形式)发生一些变化,可以用一些文明的办法来取代一些陋习。古代人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让民俗发生改变,我们现在的人,同样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传承传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在外表形式上有所改变。这也是现在社会提倡文明祭扫的原因。

清明祭奠有什么说法

清明节祭奠有什么说法

各个地方不一样,下面挑选一个地方说说:

我们老家的清明习俗是早清明,晚十一,清明去上坟祭拜一定在清明之前完成,越早越好。十一,老家土话叫十来忆,就是十月份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给去世的父母祭典。当然清明出嫁的女儿也会回娘家给去世的父母烧纸,一般是煮一块肥瘦各半的猪肉,煮个半熟,不能放盐,圆馒头4个,一些冥币和专门祭典的纸,个别儿女为了显示孝心,会折些金箔和银箔的元宝,烧纸时在坟的南面,把地上画个圆,意思是给父母的,不让别人抢走,个别女儿也会哭几句,“俺的娘呀,你咋走恁早呀,留下俺咋办呀”江南常州镇江一带以前属于齐梁故里。

有农历七月半,十月半鬼节之说,豫东老家没这个习俗。上坟早在清明之前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几位大伯叔叔带着,每人一把铁锨,从村南面开始,说是以前的故人,把坟上树枝枯草清理一下,从田里刨土,尽量不能把麦苗弄到,防止田地的主人会讲闲话,坟里若是一个人就用铁锨切一个坟头,找有结把草的地方,切一个圆锥形,如果是夫妻合葬,就切两个,一般不烧纸,只上坟,我族里坟比较多,一般到12点左右才能全部上完,也有个别人上坟烧纸一块完成的。我们那里祖籍山东日照,山东日照的族人是不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这个不敢确定。

清明祭祖有什么意义

清明祭祖有什么意义

一年一度中国人的传统祭祖节日到了。这是缅怀先祖、先烈、先人的重要节日。后人通过祭祖来告慰已故先祖、先烈、先人您们的子孙后代安好。同时通过祭祖方式来保佑子孙万代幸福安康、兴旺发达。清明节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春暖花开、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万物复苏 大地一片勃勃生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一个重要气节清明节也称祭祖节。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有道理的,春天本来就是雨水季节,雨水多有助于农耕。

清明节祭祖还是中国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亲人在世的时候要尽孝。去世后也要尽孝。亲人活着的时候多多孝敬。去世后每年清明节要去上坟。

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祭祖节日。也是唯一以家族名誉祭祖的节日。显得尤为重要。通常都是某一姓氏群体集体参加祭祖活动。没有外姓参加。

清明祭祖是宏扬家族文化,也是当今海外华侨华人寻根问祖的节日。

清明祭祖是体现家族文化的家族(族人)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共谋家族发展或家族事业的发展。晒一晒族谱,聊一些家族事。

清明祭祖是彰显家族的显赫地位。现在在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名胜古迹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其中就是名人的原籍地。比如某某地方出了哪位有名人物,这就那个地方的骄傲,也会成为那个地方的某个家族的荣耀。

说到扫墓有什么意义:扫墓就是为已故先祖、先烈、先人们 打扫他她 们的yin宅卫生 。 传说是墓主人(已葬先人)会在每年清明节这天打开墓门看他(她)的子孙后代。这天他(她)们的子孙去为他(她)们扫墓并烧纸、冥币给他(她)们在阴间收到了钱。就会更好地保佑子孙后代幸福安康、兴旺发达。这些看起来带有迷信神话色彩。但这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应该要传承。

清明上坟有哪些讲究?

关于清明祭祖的问题解答

网友提问:清明上坟有哪些讲究?

缅怀纪答:

时间过得真快,还有一个月时间又到清明节了,今年的清明节是公历的4月5号,这天是我们祭奠祖宗和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在农村,我们上坟也挺讲究的,其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在清明上坟这天,我们穿着也有讲究的,不能穿太花俏的衣服,比如穿红色衣服,这颜色比较鲜艳不适合穿着去上坟,表示对祖宗的不敬,尽量穿浅色的衣服,还有不要哈哈大笑,要严肃一点,不要对先人说一些不敬的话。

二、上坟时最好不要拍照,因为我们是去上坟悼念亲人,不要去旅游玩耍,拍照也是我们农村上坟的禁忌。还有不要用手指指着别人的坟头,我们村老人说指着别人坟头会断指,不过我觉得这肯定是假的,老人们只是想我们不要乱指他人坟头和说一些对他们祖宗不敬的话。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三、上坟时间不要太早去和太晚回。一大早和下午比较晚的时候,这是阴气比较重,在我们农村都讲求三衰六旺的,如果我们阳气不足容易染上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四、身体状况不好或者怀孕女士最好不要去上坟,因为上山上坟也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翻山越岭的,万一发生什么意外就不好了。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上坟时烧纸钱点香烛和点鞭炮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放火。每年清明节由于人们的疏忽导致发生火灾的事太多了。

网友提问:清明将至,各地祭奠先人都有哪些禁忌?

缅怀纪答: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正是花开的日子,草木清香,百花娇娆,路上三三俩俩或是开着车,或者骑着电驴,去附近山里祭奠先人去也!

拜祭先人是千年传下来的传统,在农村,祭拜先人是一个及其重要的传统,这里的规矩也有很多;

1.上坟,清明节要将新土洒在坟上,最好是田土,不能踩,这是对先人的大不敬,尤其是小孩子,大人通常这时候都会让孩子不要玩闹;

2.清理杂草,由于春天杂草涨势很快,这时候就需要人为的清理一下,但不能动坟头上的草,有的坟头上还会长出一颗小树苗,被人为是吉利;

3.纸钱,一般会烧黄纸,金元宝,黄钱,冥钞,后人跪拜磕头完毕后,最后点燃一挂鞭炮,祭拜才算彻底结束;

4.祭拜时一般长辈会让小辈说些吉利的话,比如上学要考个好成绩,升个好大学,大人在外平平安安等等,让祖宗们保佑后人。

真正的离开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给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关注缅怀纪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相关文章
清明节各地风俗
清明节祭祖的意义
清明节祭祖用的食物可以吃吗?
清明节祭祖禁食对不对
元宵节祭祖送灯
正月十五祭祖规矩
元宵节祭拜祖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