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祭奠资讯 > 网上扫墓 >

清明节各地风俗

发布日期:2022-02-10 17:28:24  浏览次数:1344

清明祭奠过世父母及祖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尽管各地祭奠风俗和方式不同,但都有义于中华文明传承和美德的发扬光大,只是应该文明祭祀,避免环境污染和山林火灾。

本篇文章为大家讲述了清明节各地风俗、清明各地吃什么、关于清明的诗句以及关于清明节的问题解答等内容,详细明了。看完缅怀纪这篇清明节各地风俗的内容后希望能更好的帮助你了解更多的有关清明节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各地风俗

清明节各地风俗

下面举例说明各地区的清明节风俗:

贵州这边的祭拜方式大体是这样的:

首先是清除坟上以及碑前的杂草,局部被雨水侵蚀过的部分,填上一点新土。如果碑文描红部分已经褪色脱落,可以带上一点红油漆去填补。

收拾干净以后开始祭拜。摆上几点果子点心,点上几炷香和两只蜡烛。然后一边烧纸q,一边说些怀念的话。参加祭拜的人都要轮流去烧些纸q,如果是晚辈,还要跪着进行。

完事以后,在坟山顶上插一根杆子或者树枝,系上纸幡,长长的好像白色的飘带,走出去很远都能看得见。

对了,那些干果点心一般是在现场吃掉。这也是孩子们怀有小小期待的那一部分。

北京

传统的“寒食节”又称“换火节”,说的是家家户户烧了一冬的炉膛,开春后要灭火清理了,所以家里停火一两日,只能吃凉食了。因此旧时北京很多家庭都在寒食节的前一天准备出次日的食品,大多是一些小吃,逐步就演化出了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绝(蹄烧饼、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火烧、窝窝、糖卷馃、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

河北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江苏、安徽

在江苏,家家户户门框上要插柳条和桃花枝,以鲜艳的红绿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则是把柳枝编成圆形环圈戴在头上,或把柳枝连叶带皮捋到顶梢,成一柔软可以抖动的“柳球”。也有人家将艳丽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门环上,以示清明临门,平安报春,藉以辟邪,带来福祉。

除了这些,清明节当天,江苏人早饭会吃没有馅的糯米大团子。大团子是春节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节。常州人还有在清明节吃青团子的习俗,做青团子要到田头路边去采一种叫“绿茱头”的野生植物叶子,回来后洗净,揉出绿汁液来,经过滤煮沸后和米粉而做成青团。

浙江

浙江桐乡民间流传着“清明大如年”的俗语。桐乡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其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清明轧蚕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

广东

传统的广州人向来重视清明扫墓,有在正清当日“行清”的习俗。“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则是一族人一起约定那一天齐齐去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广州人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着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重庆

重庆人在清明这天,也有吃寒食的习俗。过去人们扫墓时的“清明食品”,往往是锅魁加卤菜、凉菜。这种锅魁里面夹的“和菜”,由粉丝、莴笋丝、肉丝(或鸡丝),加上春芽凉拌而成。当时人们扫墓除了带上纸钱香烛外,还会带上一串用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用以招魂,俗称“挂青”。俗话说,“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狗屎”,是否有“挂青”,成了一个家庭是否后继有人,是否兴旺发达,是否父慈子孝的标志。

河南

在河南,清明时节人们最常吃馓子、枣糕、鸡蛋等食物。“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枣糕又叫“子推饼”,河南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在河南的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上海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桃花粥的风俗。

山东

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在清明扫墓时,要在坟上加新土。据说这是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栖霞、黄县等地全族公祭祖坟后,一起吃祭后的馒头及菜肴,称为“房食”或“祊社”。鲁北地区还保留了南北朝时“斗鸡子”的习俗。滨县的儿童,在这天以煮热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先破,谁就是输。齐山、博山等地在清明节煮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称为“饭牛”。有谚语道:“打千骂万,清明一饭”。在济南城乡,还流传荡秋千的习俗。

海南

海南人清明祭祖时,还有吟诵祖训族规的民俗传统。为了纪念入琼始祖,后人纷纷在各地建有‘祖庙’,多在清明之际便举行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颂入琼始祖功德。

海南人扫墓时,以猪、鹅、鱼、糕果点心祭祀,焚香化宝。也有同姓居民抓猪拉羊到始祖坟上祭祀,祈求后代子孙繁荣。,清明祭祖分两种,先为祭“己祖”,以一户或几户为单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摆放好“三牲”、干饭等祭品,人人跪拜。后为祭“众祖”,以几十户或几百户为单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参加。将备好的祭品带到先人坟墓祭拜,清除杂草,添上新土。

山西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山西南部地区,人家不论贵贱贫富,上坟时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后代都在怀念祖先。北部地区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一般不到坟莹。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上坟时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湖南

长沙将扫墓称为“挂山”,有“前三后七”之称,即清明节的前三天后七天为扫墓期。扫墓祭祀有先后顺序,一般都要先将墓地清理干净,拔除墓地杂草,插上“挂山条子”在墓前拜祭,最好是下午3点前完成扫墓祭拜。

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插柳”的习俗始于唐代,本意是为驱疫避邪,后来又有了装饰的意思。传统习俗看来,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的疾病写在风筝上,放飞风筝,象征着带走秽气。

湖北

在湖北武汉,不管有多忙,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务,回老家给先人祭祖,当地俗称“上坟”。当地“上坟”包括坟前祭拜、送纸钱、献花、添坟等流程。

祭拜前,由家中长者或长子首先除去先人坟墓上的枯叶杂草,另外拿出几张黄纸钱,以土石压于坟头,意在向外人显示家中仍有后人。前期工作完成后,当地人会在坟前划好上供范围,摆上香楮、元宝纸钱、鲜花祭品等,然后按辈分为祖先烧纸q。

四川

川东重庆、万县等地,旧时有“上野坟”的习俗。清明节前后,三两女子结伴携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识的男子均可入席同乐。什邡等地,妇女以荠菜花沾油后投入水中,视水面花纹以卜吉凶,称为“油卜”。成都一带则卖炒米团,上面点染彩色,以线相串,称为“欢喜团”。

江西

新建县清明拜扫,例用春饼。永丰县清明扫墓以前三后七为期。除例行的牲礼外,还以米粉作果,称为茧果,或压糯米为糕,浇上糖汁,称为饭果,犹有寒食之遗风。安义县清明祭扫惟男丁行祭,妇女皆不参加。

福建

福州清明,东郊踏青之游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称为煮菜臛。惠安人扫墓时放纸鸢,吹麦箫。泉州清明吃“润饼”、制“脚目粿”,这是一种球状的点心。据说清明节吃了脚目粿,可以增加脚力。十岁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节糊彩色的小旗为戏。台湾清明节习俗漳州人多在三月三日(俗称三日节)上坟,泉州人则在清明节扫墓。关于这个日子的歧异,有一种说法是:漳、泉人常因清明节买菜引发纠纷,彼此械斗。所以由官府出面调停后,规定漳州人在三日节扫墓、泉州人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各地风俗

陕西

兴平县清明,姻亲间以纸钱相赠,且互相拜墓。富平县每户人家于清明请名山之泉源水,共礼一神。准备牲礼来祭祀,以祈求丰收,称为“游水”。同州县清明祭扫后,折柳枝插门;并以纸钱贴于树干,据说如此可以防虫蚁。洛川县清明蒸馍为食,馍四周作鸟蛇之形的装饰。据说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保护他,所以以此作为纪念。

西北

清明首先除去坟墓上的枯叶杂草,再给坟上加新土、在坟前植树,谁家坟场的草木越旺盛就代表着谁家兴旺发达,植树则意味着庇护祖宗的灵地;西北人在清明节祭祖一般都要带上插在坟堆上的纸伞,金钱串等,还要拿上贡品,上香烧纸钱等。

东北

东北其它各民族和同族各地间还有些不同的习惯,朝鲜族人在清明也要给祖先扫墓祭拜,一般是先割草培土修整坟墓,然后给故人烧稻草,稻草代表着金条,是给故人寄钱之意,之后再向故人敬酒跪拜以示哀悼;蒙古族在清明节要烧“吐勒希”给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黄油、鲜肉、茶叶、枣、布块和纸钱等。达斡尔族人要祭拜“喜利妈妈”,有的满族人要祭拜“鹰嘴妈妈”;在黑龙江有的地方,清明时妇女还忌讳动针,认为这一天动针头目会不清明等等。

广西

横州乡民清明节取柳叶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据说可使眼睛明亮。兴仁县扫完墓后,以白纸作长幡挂在墓头,称为“标坟”,又叫“挂青”。开阳县扫墓时,由值年主祭备酒食以祭。祭毕,亲友就近饮宴,称为“野餐”。

看过这些有趣的习俗之后,就不难发现,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多元性的价值所在,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女传承发扬下去的“民族文化”,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根。

清明各地吃什么

清明各地吃什么

清明节全国各地都在吃什么呢?这个是看各个地方的风俗。

广东,广西来讲,一般都会杀鸡,鸭,鹅,扣肉,大鱼,大虾,红烧全猪宴席。都是吃特别好吃,丰富营养的美食。

还会 煮甜糯米饭吃,做艾叶糯米甜饼吃,大家想吃吗?

关于清明的诗句

关于清明的诗句

《清明遥祭》

雨过清明墓田新,

車辆行人各纷纷。

灰飞翻作玉蝴蝶,

泪滴妆成潇湘君。(1)

道边堆堆祭灰暖,(2)

香烟袅袅百感生。

寸草难报三春晖,

眷眷赤子一片心。

注:1潇湘君,指斑竹,相传女英娥皇泪滴所致。

2一种祭拜方式,在外的人们在路旁禁烧,面朝家乡方向祭拜。

-------------------------------

松柏树下祭声闻,

火焚纸钱任风吹(伴蝶飞),

问却地下英灵在?

唯有清明祭旧坟

-------------------------------

七绝寒食节祭祖

文/郭五堂

小草嫩青妆老坟,

纸花插罢不烧银。

冢旁榆树迎风飐,

纷撒青钱羞后人。

-------------------------------

清明时节雨纷纷,

坟前跪拜逝双亲。

忆昔双亲大恩在,

心酸不觉泪涟涟。

果肴鲜花表心意,

堆填新士培培坟。

祭奠亲人又远去,

遥祝儿女好前程。

-------------------------------

音犹在人不见,

黄泉碧落遮流云。

人间多少离人泪,

踏遍青山莫能寻。

年年此时断肠处,

念念思卿又清明。

-------------------------------

清明节各地都是怎么祭拜的?

关于清明节的问题解答

网友提问:清明节各地都是怎么祭拜的?

缅怀纪答: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我是四川成都的,我就说说农村的祭拜方式吧。说实话,要是在10多年前农村人的清明节还真的没有太在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以前农民的生活条件还没有这么好,挣钱也非常不容易,如果清明再消费点纸钱香烛火炮之类的,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还是有一定压力。但随着国家对农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在农村现在的清明节可以说是有点隆重的味道了。农村有两种墓地,第一种就是葬在自家房前屋后那种(我是平坝地区没有山林),这种的话就是先用扫帚将坟前坟后及周边打扫干净,有的还要添土。

然后一家人毕恭毕敬齐跪坟前点上香烛纸钱祭奠先人。农村允许放炮,条件好的家庭还会放上一挂鞭炮。第二种就是统一规划的地方,叫公墓,有人说那叫先人们的新式小区。这种的话明年清明或春节都比较热闹,因为一个镇或几个村的人都葬在这里,那天祭拜的人真的是络绎不绝,甚至会严重堵车。祭拜方式还是一样,香烛纸钱、纸衣服纸皮鞋纸手机纸汽车,等等等等无法诉说,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有的公墓不准烧火,怕污染环境,就只能用塑料的假花来代替,条件好的,用的是真花祭拜。纸都不准烧,放炮当然就不允许了。

网友提问:寒衣节上坟和清明节上坟有什么不同?

缅怀纪答:

诗画人生,相约篁岭。专注热点,净化心灵!明天就是农历十月初一,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寒衣节”,顾名思义,也就是说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的亲人,谓之送寒衣。

题主这一问好讲究啊!而要说寒衣节和清明节有什么不同,首先我得先来说说,这两个节再加上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在我国北方地区民众是把它们合称为三大“鬼节”的!

既然称“鬼节”,那自然是同祭祀有关。我们的先人自古对祭祀是相当重视的,认为国家大事其实无非就是战争与祭祀!

在他们先人眼里,生死是等同的,他们认为活在世上的人干什么事,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的祖先也同样会在做,你想啊,人活在世上最基本的不就是为了吃和穿吗?

大家都肯定知道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头一天又叫“寒食节”,是为了纪念那个与晋国公子重耳在外流浪了19年的介子推。

我们的苏大才子有句诗说得好啊,“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他说的就是清明节的往事。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寒衣节”既然是送衣,那清明节自然就是送吃的了,这便是两个节的不同之处,你觉得呢?

真正的离开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给逝去亲人创建一个永久免费纪念馆。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关注缅怀纪公众号,点击立即建馆,随时缅怀和追忆。

相关文章
清明节祭祖的意义
清明节祭祖用的食物可以吃吗?
清明节祭祖禁食对不对
清明祭祖有时间限制吗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寓意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寒食
福建清明节的风俗